查看原文
其他

市井的艺术,大众的审美:明清文艺思潮

Jing 是桔梗吖
2024-09-04


01

世俗人情


从宋代开始,随着商业与交通网的完善,商人地主、市民阶级已逐渐形成。到元代时虽有后退迹象,但到了明代,资本主义的萌芽已显而易见。伴随着这种社会变化,思想启蒙思潮随之涌现出来,以李贽、黄宗羲、顾炎武、王夫之、戴震等为代表,他们都在“不谋而合地或毁坏、或批判封建统治传统”


从明代开始,文艺上出现的一大特点是无处不在的“世俗人情”。例如以“三言两拍”为代表的俗文学,以《牡丹亭》为代表的传奇戏曲,以及作为小说插图而广泛流传的木刻版画,这三种文艺都与正统古典主义截然不同,它们最广泛的受众已不再是上层士大夫,而是“市井小民”。


而在传统文艺上,则表现为“反抗伪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”。反对做作,追求真实,无论从内容、形式还是语言上,都更接近日常生活。而且这不是一两个人,而是一批人,不是一个短时期,而是延续百余年的潮流和倾向。

李贽提倡讲真心话,反对一切虚伪、矫饰。正是这种反道学反虚伪的思想基础,使他重视民间文艺,重视这种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,并把这种文学提到理论高度予以肯定。


袁中郎的作品《满井游记》 描绘的是一幅清新白描的北京早春天气。没有故作铿锵音调,没有什么深厚象征,也没有壮阔场景,雄伟气势,然而,娓娓道来却动人意兴。


归有光的《项脊轩志》中的感慨、抒写和景物明显带有更为近代的日常气息,它们与世俗生活、与日常情感是更为接近了。

陈洪绶《水浒叶子》木刻版画


02

感伤文学


满人入关,清朝建立,开始施行全面的复古主义,巩固传统小农经济、压抑商品生产、全面闭关自守。从而导致了文艺思潮的突变,蓬勃向上的市民文艺变为了感伤文学。(李泽厚在这里似乎把原因归结为“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、反动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政策”。 这一点笔者暂且存疑)


这种感伤文学表现在各个方面。在传奇戏曲中,《桃花扇》与明代《牡丹亭》的气氛已大为不同,不再那么快乐和单纯:

沉浸在整个剧本中的,是一种极为浓厚的家国兴亡的悲痛感伤... 但它又并不停留在家国悲痛中,而是通过一姓的兴衰、朝代的改易,透露出对整个人生的空幻之感。

这种空幻之感也体现在纳兰词中:

这反映的不正是由于处在一个没有斗争、没有激情、没有前景的时代和社会里,处在一个表面繁荣平静、实际开始颓唐没落的社会阶级命运中的哀伤么?

甚至幻想狐鬼故事的《聊斋志异》也充满了类似的感伤情绪:

所悲的,主观上也许只是科场失意,功名未就,老死牖下... 正因为人世空幻,于是寄情于狐鬼;现实只堪厌倦,遐想便多奇葩。

而《红楼梦》更是可以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:

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、元妃省亲的豪华、暗示政治变故带来的巨大惨痛之上的,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、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?


03

突出个性的绘画


在绘画领域也可看出明清绘画的转变。明中叶以来市民生活多姿多彩,以“明四家”(沈周、仇英、文徵明和唐寅)为代表,他们的画作“接近世俗生活,采用日常题材,笔法风流潇洒,秀润纤细”


《莲溪渔隐图》(局部) 仇英    《雨余春树图》文徵明


到了明末清初,在巨大的社会动荡之中,绘画也随之转入另一个阶段。以朱耷(号“八大山人”)和石涛为代表,他们的作品特色为“简练的构图,突兀的造型,奇特的画面,刚健的笔法”。通过这种狂放怪诞的形象,表达出作者“不屈不挠而深深感伤的人格价值”


石涛《观瀑图》 朱耷 《独立睥睨图》


而在清朝盛世时期,前一阶段的那种时代感伤与愤慨已逐渐褪去,但更突出了个性。以扬州八怪(金农、郑燮、黄慎、李鱓、李方膺、汪士慎、罗聘、高翔)为代表,“笔情墨趣成了绘画的核心,它不完全脱离现实形象,却又大大超越于它,而使笔墨本身及其配列组合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”


(从左往右分别是:郑板桥的墨竹、金农《钟馗醉酒》、 黄慎 《麻姑献寿》、李鱓《芭蕉萱石图》)


《美的历程 》第十章 “明清文艺思潮” 

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2月北京1版1印




希望能和各位一起交流~ 👇👇以书会友👇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是桔梗吖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